第41章
  盼春提醒着她:“娘娘,该去看看陛下了。”
  繁华这才拎着糕点去了养心殿。
  谢执这几日倒不是故意避开她的,他是真的在忙。案牍上堆了半丈高的奏折,谢执正发着火呢。
  “第三本了!第三本了!这闽浙总督再给孤上这种无聊的奏折,以后他的奏折,孤就不看了!”谢执气鼓鼓地将奏折扔了出去,差点将繁华砸中。
  繁华捡起刚好敞开的奏折,随意扫视了几眼,大约说着:“陛下,你好嘛?这是当地的特产叫芒果,特献给陛下您。”
  繁华没忍住笑了笑,大约知晓为啥有人说谢执脾气暴躁了。
  谢执气得不想再打开下一封奏折,瞧见繁华来了也没主动搭理她。从外面回来的七喜嘴角也带着笑意。
  谢执就问他:“你也在笑什么。”
  七喜看了看繁华,欲言又止。
  谢执就对七喜招招手:“过来孤耳边说。”
  七喜就朝繁华歉意,同谢执说道:
  “季大人他从徐县灰头土脸的回来了。”
  “一回来就将自己闭关了三日,谁也不见。”
  第32章
  虽说季宴安在府中谁也不见, 却还是先将谢执让他寻的一套玉汝窑送进宫里,并且向上告了假。
  七喜让人将东西呈上来,等候谢执的命令。
  谢执预料之中季宴安解决不了徐县的事情, 却没想到会让他如此受挫,直接闭门三日。
  “放一旁去吧。”谢执随口道, 繁华打碎的那盏杯, 他早就让人重新给她送了一套过去了。
  他的阿晚不缺任何东西。
  七喜端着套玉汝窑盏领命退下。
  繁华看着七喜手上捧着的东西, 联想到在太妃娘娘那听到的消息,暗自猜测着七喜要说的事情应同季宴安有关。
  应当是季宴安回来了,如今距离他的婚期只剩三日。
  繁华并不关心季宴安的情况, 她瞧着谢执去净了手, 吃着她带来的果子。
  她直接切入正题:“陛下今夜要去臣妾那留宿吗?”
  他再不来, 宫里人都要开始传她失宠了。
  谢执一口果子噎在喉间,繁华顺手给他递上一盏清茶,他喝了好几口才将果子吞下去。
  “阿晚……”谢执犹犹豫豫, 不知晓找什么借口拒绝她。
  繁华便懂了, 很是得体大方的行礼道:“臣妾懂得陛下日理万机,但饭总是要吃的, 可不能将身子饿坏了。”
  这个可以, 谢执想都没想就应下了:“晚点我去你那用膳。”
  繁华颔首,再次行礼告退:“那臣妾先不打扰陛下, 先行告退。”
  她说罢, 转身就走,不带一丝犹豫。
  她走得如此干脆, 谢执突然间觉得自己有些造做了。
  不就是阿晚无意间亲了他一口吗?她又不是有意的。
  他无奈拿起阿晚捡起的奏折, 批复那闽浙总督:“孤很好,给孤弄点芒果干来。”
  芒果那玩意他不爱吃, 容易沾手。倒是可以弄点芒果干给阿晚尝尝。
  遂又想起了一件事,谢执唤来七喜:
  “长乐婚期将至了,铃兰姑姑怎么还未回宫。”
  想起了什么又接着道:“难道没人给她传个信吗?”
  ——
  繁华从养心殿出来后,顺着宫道回她的凤仪宫。
  神武门大开,宫道两侧候着不少宫女和太监。那领头的马车里,被宫女搀扶着一约四十岁左右,穿着宫装的女人从马车上下来。
  繁华停在原地,好奇问:“那是谁。”
  看宫装瞧着并不是主子,倒像是有头有脸的嬷嬷。
  盼春解答:“这是先丽嫔从家中带入宫的婢女,后被提携至大宫女的位置——铃兰姑姑。听闻她从小就伺候着先丽嫔,很受重用。每年这个时候,铃兰姑姑都会去皇陵替先丽嫔守墓祈福。因此娘娘才未曾见过她。”
  也就是谢执他生母身边的大宫女,繁华理了理这前后关系。
  不远处铃兰姑姑从马车下来后,径直走了另外一条宫道。她脚程飞快,像是有什么急事要去处理。
  繁华看着这位铃兰姑姑身后跟着的宫女太监,比她一个凤仪宫的人还要多,可见其地位。
  繁华:“陛下很重视她。”
  盼春道:
  “女帝元年,铃兰姑姑冒着生命危险从宫里逃出来,投奔当时替陛下‘拨乱反正’的宋家军,只为留在陛下身边,照顾陛下。”
  “后来陛下登基那一年,有探子混入宫中差点毒害陛下,是铃兰姑姑的夫君救了陛下一命。”
  “她嫁过人。”繁华有些好奇。
  “是。”盼春答,“是在投奔陛下的路上嫁了人的。”
  宫女到二十五岁便会放出去,婚嫁自由。
  繁华看着那浩浩荡荡的一群人,道:“祈福三个月,她倒是有心了。”
  盼夏适时插上一句:“可不得多上心些,不然怎么保住这滔天富贵。”
  繁华来了兴趣,问:“此话怎说。”
  砰——
  房门被紧紧扣上。
  关门之人怒气冲冲迈入屋内,手重重拍在上等的梨木梳妆台上:
  “我才出去不到三个月,你就给我闯出这么大的祸!”
  对镜贴花黄的长乐被吓得手一哆嗦,额头上的花钿都掉落在地。她气恼地看着镜中她的身后人,道:“我又闯了什么祸事,劳烦您大老远地从皇陵赶回来教训我。”
  铃兰姑姑深吸一口气:“你竟然还有脸问什么祸事,我费心费力替你谋划多年,你竟然自甘堕落去嫁一没落国公的庶子。你的眼界全都吃到狗的肚子里去了!”
  李长乐呵了一声:“我的母妃是如今的太妃娘娘,这些年教导我的也是太妃娘娘。姑姑是在质疑太妃娘娘吗?”
  她左一句姑姑,右一句姑姑,铃兰忍不住压低声音提醒她:“我才是你的亲生母亲。”
  “从你让太妃娘娘收我为义女的时候,你就不是了。”李长乐也提醒着铃兰:“我跟随母妃姓李,名长乐,我没有献女儿往上爬的母亲。”
  “我那是为你好。”铃兰解释着:“陛下欠你爹爹一条命,太妃娘娘膝下无一儿半女,将你记在太妃娘娘名下教养,我难道不是为了你的锦绣前程着想吗?”
  “你难道想当奴才的女儿吗?”铃兰质问着李长乐:“我废了这么大的劲,让你当上了公主,就是想让你往高处走。你不想着留在陛下身边,竟然下嫁一庶子。”
  铃兰说到这都要喘不过气来了,她呕心沥血的前半生努力,此刻全毁了。
  她握着李长乐的手:“走,跟我到陛下跟前退了这门婚事。”
  李长乐冷着脸甩开她的手:“我不要。”
  “宴安哪点比不上阴晴不定、又拥有克人命格陛下。他一表人才,前途无量,况且这门婚事是母妃同陛下都点头的。事到如今,整个大周都知晓我要嫁他。”
  铃兰无法置信自己教导出来的女儿会如此不争气,“我平日里是怎么教你的,人要往高处走!你这是从高处往低处走。”
  “你教我,有想要的东西就要拼出全力去争取,我做到了呀。”李长乐估计激她:“这点我还是像你的。”
  铃兰姑姑阴沉地看着李长乐,她觉得她这个女儿完全走火入魔了,丝毫听不进去她的话。
  她这个女儿趁着她去皇陵给先丽嫔祈福,在短短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,即将成功把自己嫁了出去。若不是太妃娘娘还记挂着她才是长乐的生母,派人通知她一声,估计她连长乐的婚宴都赶不上。
  “你的心计不应该用在自己人身上。”铃兰很是失望。
  李长乐立即回:“姑姑的心计不也用在自己人身上吗?五十步笑百步。姑姑若是真的为了我好,为何一开始不直接消失在皇宫里,非要在留在宫里晃悠。你的存在时时刻刻提醒母妃,我不是她亲生的。”
  铃兰姑姑错愕,犹如一盆冷水从头淋到脚,身心都拔凉拔凉的。
  “姑姑还是早些离开我的辰汐宫才好,我不想让母妃以为我同她不亲。”李长乐下了逐客令,打开了房门。
  ——
  “这么说铃兰姑姑才是长乐公主的生母。”繁华道。
  “是的。”盼夏小心搀扶着繁华,继续说着她知晓的:“铃兰姑姑挟恩求陛下留她们母女在宫里,可她是奴才。即使夫君救驾有功,哪里能留在宫中。所以陛下封了铃兰姑姑五品恭人诰命加身。”
  “即使铃兰姑姑有了诰命加身,那长乐公主也不能留在宫中呀。于是陛下又请了太妃娘娘出面,将长乐公主收为义女。”
  这一段往事不算秘密,稍微多打听些便知晓了。
  皇室血脉是不容混淆的,长乐留在宫中,陛下便这么安排将这对母女留下来。
  繁华终于明白了,当日允棠在宫中回怼长乐的话为何意。怪不得允棠说长乐是太妃娘娘的义女,原来还有这一层缘故在。